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伴学表示,开展煤炭价格区间调控既要把握“关键”,又要抓住“源头”,双管齐下,才能有效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,不让煤炭价格再次成为“脱缰的野马”。针对秦皇岛港下水煤环节,就是要把握“关键”。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,由铁路运输至港口后,再通过海运转运至南方省份。以秦皇岛港为代表的环渤海港口是重要的煤炭转运集散地,其价格是煤炭市场价格形成的“风向标”。对秦皇岛港下水煤价格提出合理区间,能够有效引导市场预期,促进全国范围内煤炭价格合理形成。针对重点调出区域出矿环节,就是要抓住“源头”。煤炭中间流通环节成本费用相对稳定,出矿环节价格波动大,是开展价格调控的“源头”。晋陕蒙三个省区煤炭产量和外调量在全国占比中均超过70%,针对其出矿环节提出价格合理区间,有利于抓住价格波动的源头,有效调控全国煤炭市场,引导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。
值得关注的是,“煤电顶牛”是个“老大难”问题,主要原因是煤、电价格形成机制不够完善,难以有效衔接。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彭绍宗解释说,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就是要着力解决“煤电顶牛”难题,实现煤价、上网电价、用户电价“三价联动”,推动煤、电上下游协同发展。2021年10月份,经国务院批准,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,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,将电价浮动范围扩大至在基准价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20%,高耗能企业不限,真正构建起“能涨能跌”市场化电价机制,实现了上网电价、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联动。
彭绍宗认为,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,进一步“追本溯源”,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,实现了与燃煤发电“基准价+上下浮动不超过20%”电价区间有效衔接,在合理区间内煤、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,煤价、上网电价、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了“三价联动”,从根本上理顺了煤、电价格关系,破解了“煤电顶牛”难题。(文章采集自中国工业新闻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91看片APP下载删除)